找到相关内容29834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写本一切的资料价值

    我们有可能对这一研究做一个总体的回顾。  另一方面,以《高丽藏》为首,各种刻本一切影印本的积极出版,使研究者可以较为容易地对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(以下简称“《大正藏》”)的校记进行直接比较等文献学的研究...笔者拟在“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”(2000年6月21日~25日,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)上发表有关论文。)。就刻本一切而言,作为《大正藏》校本的宋本,亦即《思溪藏》的缩微化也是不可...

    方广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0541054.html
  • 《大》合赞

      夏莲居居士 著  欲修净业者必读此,因其为净宗诸经纲要故,非读不能深入故,读之能得总持故。已修净业者,不可不读此,因其于世出世间因果苦乐详赅无遗故,非熟读不能坚正信故,又于极乐依正、修持法式,非读此不易明了故。  习禅者须读此,因此法门即无上深妙禅故,弥陀即自性故,净土即唯心故;有禅有净土,犹如带角虎故;又即净即禅故,净外无禅故,不信净土即不信禅故,亦即不信自心故。  学密者须读此,...

    夏莲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2142712.html
  • 阿含总论(1)

    阿含成立之因缘  一  “阿含”是一部的集录,中国的译经师们于翻译此经集时,以“阿含”作为经题,此乃梵语āgama之音译。“阿含”(āgama),有“到来”(Coming)、“传来者”(Anything handed down)之意,其义为“传来之”。其音译尚有“阿笈摩”、“阿伽摩”等,但作为经题,一般皆采用“阿含”之译名。  此一经集传到中国并译出,其时间约在西元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前半叶...

    增谷文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1555320.html
  • 《中阿含》导读

    :“即彼相应教,复以余相处中而说,是故说名中阿笈摩。”因所集各经篇幅适中,故名《中阿含》。东晋僧伽提婆与僧伽罗叉译,全60卷,222。据传昙摩难提于前秦建元二十年(公元384年)曾译出59卷,早已佚失。此为说一切有部所传,原本已不存,近代我国新疆发现零星残片。历代译本很少,据支那内学院编《精刻大藏经目录》记载,现存73种。汉译《中阿含》与南传《中部》经典编集之前,...

    田光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347171.html
  • 《杂阿含》述评

      《杂阿含》述评   吴平(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)   内容提要 在四部《阿含》中,《杂阿含》最为原始,包含了佛教中的一些基本教义,被称为“佛教圣典”。本文从《杂阿含》的集结与流传、汉译与整理、现代意义几方面作了叙述,突出重新研修《杂阿含》的重要意义。   关键词 《杂阿含》   Abstract   A Comment on Samyuttagama Sutra 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8.html
  • 地藏本愿的源流

    关于《地藏菩萨本愿》的源流,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一简单的述说,一是简要考察本中有关思想之渊源及流变:二是介绍一下本自传译以来有关注疏情况。  本的宗教思想如题解中所概括的,主要表现在佛教孝的...成为中国后期佛教道德观的主要内容这样一个发展过程。在这一过程中,本以及佛教中其它的孝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,用来说明佛教和儒家孝亲观的亲密无间。同时它们也表达了佛教自身对孝的独特理解,在历史上也产生了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2147312.html
  • 《佛遗教》简介

      《佛遗教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,这就是大家熟悉的“序分”、“正宗分”、“流通分”。   本,佛陀先从尊重“戒”的重要性谈起,并扼要地点明“戒”相,接着提出了修行过程中应该对治的烦恼恶业,诸如放...虽以佛教“七众弟子”中的“比丘”为说话对象,但其实,它是对以“比丘”为首的所有佛教徒的嘱咐。本言简意赅,语言流畅,比喻生动,妙句横生。全文2300余字,字字佛陀心血。   《遗教》,是记载着佛临...

    正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3453901.html
  • 的五重玄义

    的五重玄义  所谓玄义,并非深奥玄妙不可测,而是将经文所含的意旨分五个层次挖掘疏解出来,使大家容易明白。后来的解经者皆以此为典范。这五重玄义是:释名、显体、明宗、辨用、判教相。  (一)释名:就是解释经典的题名。每一部都象人一样,有一个名字。每一个名字,都有特定的意义。将题字面的意思与深蓄的内涵解释清楚,就是释名。佛经的名字有七个种类:  第一、以人为名。即以该经法主的名字而命名。譬如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5360450.html
  • 《月灯三昧》简介

    十卷。高齐·那连提耶舍译。又称《入于大悲大方等大集说》、《大方等大集月灯经》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十五册。中述说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,回答月光童子所问,云依平等心、救护心、无碍心、无毒心及在因地所修...相好(容貌庄严)及一切戒。费长房在《历代三宝纪》卷九所说的‘月灯三昧,十一卷,高齐·那连提耶舍,天保八年(557)于天平寺出。’即是本,具有序、正、流三分,乃一世硕德奉诏而译,故文章流利。译出之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3247198.html
  • 《金刚三昧》与南宗禅法

    《金刚三昧》与南宗禅法  张培锋(南开大学)  在探讨南宗禅法的佛教经典渊源时,人们通常很重视{金刚般若波罗蜜》对禅宗形成的重要作用,而相对忽视令一部也可以简称为{金刚经》的经典《金刚三昧》在中国禅宗史的价值和意义。本文拟从《金刚三昧》之流传过程及其对南宗禅的诸多影响等方面,对此问题做一初步考窄,以补以往学术界研究之不足。  一  《金刚三昧》一卷,通常认为是北凉时(397~439)译...

    张培锋(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0663755.html